西部创业航天(航天创新创业中心) -凯发官网首页
航天创新创业中心
中国民航大学(英文名称为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英文简称为cauc)是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的一所以培养民航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的高等学府,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高校,也是天津市“双一流”建设计划和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高校。
中国民航大学前身是1951年9月25日成立的军委民航局第二民用航空学校。1956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航校,1958年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高级航空学校,1963年重组为中国民用航空机械专科学校,1977年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专科学校,1981年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学院,2006年5月30日,更名为中国民航大学。
学校总占地面积169.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7.4万平方米,现建有天津东丽校区,朝阳飞行学院、内蒙古飞行学院、新疆天翔航空学院3个飞行训练学院,正在建设天津宁河校区。
建校以来,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教育之本,秉承“立足民航,服务社会,面向世界”的服务面向,弘扬“严实向上”的校风和“笃学、精博、严谨、创新”的学风,不断强化“崇尚严实、致能致用”的办学特色,以“严、实、能、用”为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现代化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设有飞行分校、科技创新研究院、研究生院以及19个教学单位,拥有工、管、理、经、文、法、艺7个学科门类,拥有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6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34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学科专业覆盖民航主要业务领域,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现有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安全科学与工程入选天津市一流建设学科,航空宇航和交通运输入选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建设名单。
学校现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余人,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级人才7人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9人,民航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等省部级人才145人次,省部级教学团队10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1个,36名教师入选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8万余人,其中本科生20500余人、专科生5100余人、硕士研究生2500余人、博士研究生16人、外国留学生134人。
学校现为国际民航组织升级版航空培训计划(icao trainair plus programme)正式会员。学校与法国航空航天大学校集团(gea)共同创办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系统引进法国工程师教育模式,已连续两次获得法国工程师学衔委员会(cti)最长期限(6年)的认证,一直担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主席单位之一,并于2016年6月被中法两国政府评为“中法大学合作优秀项目”。学校与美国安博瑞德航空航天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法国阿尔比矿业大学等院校联合开展学分互认和双学位项目。
学校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拥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天津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9个天津市品牌专业、8个天津市特色优势专业建设项目、8个天津市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交通运输专业为首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航空类交通运输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试点专业,中欧航空工程师航空工程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加入教育部、天津市卓越计划。
学校有1门课程获批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课程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9门课程获批天津市一流本科课程,7门课程获批天津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部教材获批天津市课程思政优秀教材。
学校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天津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天津市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2个。
学校有各类飞行教学训练飞机91架,机务维修实习飞机22架,d级飞行全动模拟机3台,其他各类训练模拟机/器208套,各类飞机发动机60台。
学校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图书231万册,电子图书307万册,数据库101个,与全球知名航空制造企业合作共建了中商飞、空客、波音、赛峰资料室,开通了波音在线、空客在线网站,可直接访问相关技术资料。
学校生源质量始终居于全国高校前列,本科招生质量接近全国高校前5%。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兴业人才,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居于全国高校前列,每年有85%以上毕业生服务于空管局、航空公司、机场等民航相关单位和中商飞、中航工业等研发制造单位,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学校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十三五”以来相继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及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科研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新获批民航局“四型”科研院所和“三大”基地,民航局重点实验室3个,民航局科研团队6个,天津市科研团队3个,省部级智库5个。推动民航科技创新(大兴)基地项目建设立项。助力天津市滨海新区成功获批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作为主要发起单位,成立天津市航空航天人才创新创业联盟。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以做出一流贡献为使命,构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做大做强科技创新研究院;培育若干活跃在国家战略必争领域、能够解决重大问题的一流团队,建成民航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航空器安全性与适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冲击国家科技成果奖励,造就若干国家级领军人才;围绕航空器安全与适航、空域规划与运行安全、未来机场与智能装备、通用航空与安全、环境与民航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主题布局科技创新力量,强化对国产大飞机及发动机、智慧民航的科技支撑;积极融入民航科教创新攻关联盟、天津市航空航天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全力打造民航科教创新联合体;加强与航空制造业的产学研合作,突破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在民航重点领域形成技术标准,建设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方针,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北京市大兴区委、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天津市宁河区人民政府、民航局空管局、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中国民航机场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和特色,在学科建设、民航专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领域开展合作。学校适应民航行业发展特点,实施国际化战略,通过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引进优质境外资源,不断提高国际化办学能力和水平。
历经69年开拓进取,学校已成为中国民航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最高学府、主基地和主力军,被誉为中国民航人才的摇篮,科学技术研究的中心,国际文化交流的窗口,将努力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民航大学。
航天创新创业中心羽毛球
李宁并没有自己的羽毛球器材工厂。李宁国家队系列是凯胜的工厂制造的(1.李宁收购了凯胜 2.李宁国家队系列产地石狮 3.凯胜厂址石狮)中低端型号多为金祥臻(邦喜儿benhill)代工。的确,让零起点的人去做羽毛球拍是没法“在三两天就可以”的,但是你不知道人是可以聘、可以挖的么?只要花钱,弄来有经验的设计班子不成问题。加上收购凯胜,生产也不是问题。别把羽毛球拍当成什么航天科技,球拍生产本身没什么技术含量,而且也不是什么被技术封锁的东西。国人想做没理由做不出来。当然,能装备国家队,关键在于钱,而不在于拍子怎么样。
yonex竞标砸钱没能砸过李宁,就这么简单。
如果你能给国家队每年赞助一个亿,你让李永波给林丹使30块钱的超市拍他都不敢说个不字。
航天创新创业中心在哪里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天山路燕大西苑17-3
燕山大学(简称燕大),坐落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信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成员。
航天科技创新中心
企业目标: 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
企业使命: 创人类航天文明 铸民族科技丰碑
发展方针: 发展航天 强大集团 改革创新 铸造一流
企业精神: 自信自强 无私无畏 敢想敢为 尽善尽美
核心价值观: 以国为重 以人为本 以质取信 以新图强 企业作风: 严慎细实
管理理念: 质量观--质量是政治 质量是生命 质量是效益
人才观--人才是航天的发动机 航天是人才的推进器
上海航天创新创业中心
南航创新港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六合区共建的国际创新港,是与浦口区签署深化校地战略合作协议。创新港将瞄准高端人才引育高地、科技创新创业港湾、体制机制探索特区、科教产教融合源泉、校地融合发展示范的定位,构建“创新团队 研究院 实验室 创新平台”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着力打造人才培养大平台、集成攻关大平台、产教融合大平台、创新创业大平台。
航天创新创业中心星辰餐厅
2020年4月24日是第5个“中国航天日”。葛小春表示,2020年“中国航天日”活动主题为“弘扬航天精神 拥抱星辰大海”。4月24日10时,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将通过线上方式在国家航天局网站等平台举办。届时,将举行航天日旗帜交接;三位2020年“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公开亮相;2020年航天日宣传片将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将公开等等;此外还将在线推出一系列展览展示和科普活动。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中国航天大会将视情况于7-9月期间在福建省举办,届时福建省、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将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既有国际视野也有地方特色的航天科普文化活动。
葛小春表示,2019年以来中国全力推进航天事业发展。在空间科学方面,嫦娥四号任务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嫦娥四号着陆器和月球车已在月球背面顺利完成16个月昼的科学探测工作,近日迎来第17个月昼,目前性能稳定,状态良好,月球车创造了月面工作最长世界纪录,取得了大批原创性科学成果。
空间技术方面,中国推动科技创新,实施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中国首次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技术试验等多项任务,推进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重大专项建设。
此外,中国还深化国际合作交流。中国国家航天局发表《中国航天助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声明》,中国高分卫星16米数据向全球开放共享,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向全球发布嫦娥六号及小行星探测任务合作机遇公告,推动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国际合作。葛小春称,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a星成功发射,是高技术领域南南合作的典范;中法海洋卫星交付,推动航天应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