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商业街改造? -凯发官网首页
噗~第一次回答问题,希望题主是真心相问,不是学校官方自媒的马甲,不然我铁定被查水表orz......。
先提一下,我之前做的创业项目是校园众创咖啡厅(借鉴国外一些高校的做法),目前已经game over了,但是一些经验还是可以拿出了和大家分享一下,虽然不是什么成功经验(/ω╲)。
首先梳理一下背景,我翻了下我年初时候发的朋友圈,我那个时候的心情大约就和现在很多川大的孩纸差不多吧~所以觉得自己做的事情这么和民心顺国意,怎么可能成不了~然而
我们来梳理一下川大目前的状况(我全是胡说八道,大家不要信我哈),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5〕36号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个是从2014年下半年一直发酵到现在的“大众创新 万众创业”浪潮的一些产物,而且今年三月份发布的国务院文件里也明确提出了要建立高校创新创业中心的一些指导性意见,四川大学作为西部地区的重点高校,必然要紧跟方针政策。
所以川大2015年春季学期推动华西校区创业孵化园的入驻,校创就部(学生工作部门)的工作重心也有很明显的倾斜,以及开学初出台的和银行共同建立5000万的创业风险基金,这都是可见的。而不可见的就是关于国家每年给各高校的创新创业中心批多少经费,而与经费相关的入驻项目需要多少,等等很直接的政绩kpi,这些是不可知的。当然,这并不重要。不得不说,这些东西对很多“所谓的”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是很赞的事情,拿办公场地,拿钱,拿资源,免费做宣传,校方来捧,pr效果至少能骗住一大群学生。要是我前面说的你们全信的话,那你们考虑下放弃创业吧。华西孵化园局限性太强,无商圈,无氛围,更适合技术类创业,我很多入驻的朋友都是去占个坑,不用白不用。创就的活动多而杂,一方面是学生参与创业本来就是量大质低,另一方面我观察好几次比赛的前几名几乎全部都是一些成名已久的老项目,一直占着比赛的坑拿奖拿钱。至于创业风险基金,天呐,利息基本上和银行贷款一样,大学生创业者很苦的好吗(哭)。大家只看这段的前半部分就好,后面全是胡说八道哈。
所以~商业街的情况我跟进了快半年了,从我一月份得知商户强制搬迁计划,到2月份开学到校之后多方面咨询情况,到三月份基本上没有问出什么有用的东西,以至于创业计划挪到西南民族大学,到四五月份一直静观其变同时在和跟进民大项目,一直到现在各大主流媒体全面宣扬川大的“任性”之举(任性!川大将校内商业街店铺分给学生创业 来源:华西都市报),而我的项目也over了。
铺垫完成了,进正题,题主问的是如何评价,那么我的回答是:
单纯从这件事情来看,这绝对是一次对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乃至整个川大影响深远的重大举措。但是从具体实施和学校预期效果最终的达成情况来看,我个人并不看好。
我之前做的一些调研有很明确的数据表明,大学生做实体创业究竟有多惨。而目前看起来,川大商业街的改造是以实体创业为主的,曾经的川大商业街人流堪比春熙路(成都最繁华的商业街),一个不足20平的小铺子转让费都能开到10万以上。而实体创业作为很明显的重资产行业,如果学生创业的成本依旧很高的话,那其实和之前的商业街相比不过是换汤不换药。
同时商业街的入驻方式也非常关键,所谓的拿给学生创业是什么拿法?招投标形式,或者是计划书评比选拔,或是其他什么形式?会不会到时候还是变成非学生校外资本的一些博弈,只是挂了学生创业团队的空壳。当然这些我也就随口一扯,伟大的川大应该早了想好了对策。
最后,在商业街开源的同时,江安校区一直为人诟病的门禁(大一大二学生,即江安校区70%以上的学生周一到周五不能出校门)突然解了,而江安高中就此变成了江安天堂,校外原本死气沉沉的商圈肯定会因此繁荣起来,和校内商业街分川大学生市场的一杯羹。
究竟川大商业街最终会走向何方我无法预测,但是我仅以我自己失败的例子为沉浸在创业春天幻想里小伙伴浇一盆冷水。(说的都是一些很浅显的个人见解,且看且笑就好)
就拿我当时设计的创业咖啡厅来说,第一个大难关就在于启动成本,当时我们预设的启动成本是50万,而我们谈下的一家团队一致认可的店面的转让费是35万,也就是说先不谈其他,仅仅要把一个完全无法做任何经营性活动的铺子接下来就要筹集35万,而我们整个团队并没有死土豪。
第二个蛋疼的点是租金和租期,一般来说实体店如果前期投入成本太高,肯定需要漫长的成本回收期,然后再进入盈利期。而当时由于是和高校的校办签协议,校方只允许两年一签,而我们做成本核算,成本完全回收就需要1年半的时间,特别是校园经济每年只有9个月的正常营业时间(刨除寒暑假)。要是学校政策突变,两年之后无法续租,那简直哭瞎了。
第三个痛点是大学生创业者的通病,包括我自己在内,做创业总喜欢拉朋友一起,然后也不谈股权,不谈利益,大家一拍即合就开始做,这样最后大家经营良好,当然是皆大欢喜。一旦出了事情,需要谈损失的时候,并不是每个人都像最开始那么梦幻可爱的。股权代表着权利和责任,股权的分配要基于初创团队个人所付出的资源而定,而这些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人力、财产、人脉。当然,大学生创业者一般还是以出资额为限,基本的协议与合同是必须的。没出事的时候没感觉,出事的时候就都傻了。
就我个人而言,在川大所遇见的创业者,我真正打心底里佩服的,不足一只手(我指团队),当然最大的可能是好的team都很低调,我无缘得见。
我们作为这一代人,和我们的前辈创业者相比,所具有的优势肯定不是资源,眼界,想法层面上的。真正的优势只是在这个时代信息陡然一下爆炸了,信息的获取成本空前的低,而在这个环境之下,真正的创业者应该去把握这个优势,去疯狂的学习,同时疯狂的进步。这让我想起了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互联网创业浪潮,或者叫泡沫,但是奠定现在美国互联网世界的伟大企业多生于泡沫。
创业维艰,最后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move fast,break things.
———————————————————————————————————————————
暑假和好哥们跑去北京中关村,想着川大未来也没有可能也会是这样呢?
最近川大出的事情有点多,所谓乱世出英雄,越是矛盾激化问题凸显的时候需求越多,越容易激发创业,比如我刚刚了解到的要做快递的就已经有好几个了。不知校方究竟是深谋远虑还是误打误撞。
但是我依旧坚持,创业者是解决问题的人,所以我们不需要抱怨,顺势而为即可。
商业街产品设计方案
目标
在满足江安校区学生基本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学生创业需要。
or
在满足学生创业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江安校区学生基本的生活需求。
凯发k8国际的解决方案
一侧商业街同时解决学生的生活需求和创业需求,关键在找准需求。
生活需求(目前已经满足的比如二手书店和理发店就不列举了):
1.饮食(快餐,小吃,面食,奶茶,咖啡等)
2.购物(快递,文具,精品,书,眼镜)
3.集会(组织,社团,朋友)
创业需求:
1.场地(办公场地和实体场地)
2.公司运营管理(法律,财务,税务等)
3.指导(培训场地)
4.交流(路演场地,会议场地,聊天场地)
凯发k8国际的解决方案就是需求与场地的最优化配置。
(图为中关村创业大街,36kr,柴火,黑马,京东奶茶店,全在这里嗷)
项目大纲
首先要把商业街的场地分解(一楼场地和二楼场地)
- 一楼场地都是临街店铺,客流量大,适用于解决学生的各类生活需求和创业团队的营销传播需求。
- 二楼场地都是小隔间和大型空间,人流量相对较少,适合用于解决创业团队的各类创业需求。
一楼场地使用方案:
1.学生实体创业(包括但不限于餐饮,物流,购物,聚会场地)
2.校外生活类实体招租(考虑是否需要有一定的市场竞争机制)
二楼场地使用方案:
1.办公场地(参考中关村的诸多孵化器)
网络(速度要快)
桌椅(耐用就行)
电源(数量要多)
照明(光线要好)
2.交流场地
桌椅板凳咖啡(白开水也行)
3.培训场地
重点是谁讲,场地不是重点
4.相关服务
能做一条龙就把“财税法”等全部包了,大学生创业者哪有那么多时间做行政类的工作。
再具体一些的规划我就不写了,我还得做这周我们自己的运营策划。
相关疑问(我是创业的,不是搞新闻的,我不关注真相和事实,我只关心解决问题的效率):
1.学校对于学生实体创业的扶持方案,实体资产太重,按照老江安商业街10平米10万的租金,学生就不用玩了。
2.目前川大的创业氛围依旧不容乐观,这不是由无数的创业比赛和创业补助就能带动起来的,这是三观和文化上的挑战,就像同类学校比较:科大氛围最好(工作室众多),交大其次(创客空间),紧随其后的不是财大,不是川师,而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创空间)。原因是这些学校都有实现能力,都有技术红利,川大没有吗?如何调动川大学生的技术资源,如何促进学科合作才是川大创业的核心矛盾。至于专利型的硬件创业科技创业,学生倒也不是不可以参与,可是这个门槛太高,根本不符合氛围培育的原则。
(图为成创空间)
3.川大学生真的想创业吗?创业是找到了目标可以让世界更美好一点点,要是为了活得更舒服,创业真的是最差的选择。我们一周工作七天半,我们随时随地都加班,我们没有时间陪女票,普遍异地或单身,甚至我们连自己的未来都说不准。我们只有找目标,学习,找目标,再学习,学习各种东西。我们只有change的欲望,没有诗与远方。
4.我愿意为了创业放弃哪些东西,这真的值得吗?(各位想创业的孩纸请扪心自问)
长文慎读(我把这句话写最后是不是比较招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