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行业发展前景和趋势怎么样? -凯发官网首页
本文是笔者在甲方企业、乙方客户从业时的总结与思考
观点:
l 从长期来看,中国的人口新增数量持续走低是大概率事件,母婴童行业最根本的增长动力不足
l 从市场容量来看来看,母婴童每用户消费在持续提升,一方面加重了生育了成本,从长期来看影响了生育,中期来看提升了母婴童市场的容量。估计未来整体会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l 从需求来看,母婴童具有非常强的时间属性-阶段性需求明显,细分品类、产品非常离散,单个品类市场容量比较有限,整体市场容量较大。
l 从技术对产品影响来看,触点以及渠道越来越碎片化,不管是主动或者被动,全渠道成为企业的标配,没有能力进行数字化的行业企业很难发展。
从长期来看,中国的人口新增数量持续走低是大概率事件,母婴童行业最根本的增长动力不足
2021年中国出生人口下降到1062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低的一年,人口出身率在7.5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中国大陆、日本、中国台湾的出生人口数据来看,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大陆人口出生率在快速的接近日本和中国台湾,放开二胎的2016、2017人口出生确实有所回升,但之后就持续下滑,2021新增人口比2016年少724万
随着社会结婚成本(主要是房价)、女性受教育程度提升(高等教育推迟生育时间)、家庭养育与教育成本(这也是为什么国家打击k12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及女性意识的变化(女性受到更好的教育,有了更好的职业机会,女性的生育观呈现多元化),适龄男女选择不生、少生、晚生的比例在持续增加。
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面对未来经济、健康的双重压力,对人口新增更是雪上加霜。从日本-nhk电视台提供的数据来看,截至到2022.12.26,从2020年6月份开始,已经经历7波疫情,从2022.11月前后开始正在经历第8波的疫情。如果未来中国如日本类似,经历反复的疫情,对生育可能产生如下影响:
影响备孕:一方面感染、发烧等疾病过程中会影响备孕。另外,据2022年3月发表在《美国流行病学杂志》上的一项包括2100对夫妇的研究,过去60天内未感染新冠的男性相比,感染新冠的男性在这段时间内怀孕几率可能降低了近20%。
影响孕期:参考日本的数据,孕妇大约要经历3波疫情,明显会增加怀孕过程中的风险。
综上,1-2年左右的时间内,大概率会被认为不是一个很合适的怀孕时间,最终影响新生儿出生。
从更长期来看,就算走向长时间共存,新冠的影响也会逐步的被抹平。
2022年上半年的人口数据公布上半年出生人口是523.24万,死亡人口是531.36万,上半年总人口负8.2万,已经是“生不如死”。考虑到2022年上半年新增人口是2021年怀孕,而2022年较2021年疫情影响更大一些,推断2023年新增人口大概率会进一步下滑。
从市场容量来看来看,母婴童每用户消费处于相对比较高的水平,一方面加重了生育了成本,从长期来看影响了生育,中期来看提升了母婴童市场的容量。估计未来整体会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年鉴,中国大陆城镇居民收入按5等分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如下:
根据尼尔森在2020的【2020母婴消费洞察报告】,样本数据表明每个家庭每个月平均养育成本达到家庭收入的28%,达到5242元,年6.29万,且相对低收入家庭并未明显降低孩子的花销占比。
按收入最高的20%来计算,夫妻双方合计可支配收入19.2万,养育儿成本也要占到32.7%(调研报告样本有限,仅供参考),这也是比较高的比例。
考虑城乡差异,农村的养与儿成本绝对值可能会低,但由于农村的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度下降(如农村居民高收入群体只相当于城镇居民40%),养育儿成本大概率不会太低。
养育儿成本/可支配收入占比高一方面会让母婴童市场保持比较大的容量,但另一方面,由于养育儿成本过大,反过来压抑了生育需求,影响了整个市场容量的高可持续发展。
中国大陆2020年总和生育率(育龄期间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跌至1.3,根据2021年新增出生人口推算,2021年中国大陆的总和生育率约在1.15。一般而言总和生育率的自然更替水平为2.1,即一对夫妇平均生育2.1个子女才能维持总人口的自然更替。人口学界普遍公认的总和生育率的警戒线是1.5,当所在国家或地区总和生育率低于1.5时可能会陷入“低生育率陷阱”。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跌破警戒线,并且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处于较低水平。
如果未来继续延续目前人口出生的趋势,市场未来大概率会经历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乃至相对于gdp缩量的过程。
对企业而言,未来的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体质不强,效能不高,不能高效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企业大概率是会被淘汰。
从需求来看,母婴童具有非常强的时间属性-阶段性需求明显,细分品类、产品非
常离散,单个品类市场容量比较有限,整体市场容量较大。
下图为个阶段女性兴趣关注点
从上图可以看出来,母婴童行业分母亲和孩子2大主体人群(消费主体基本是母亲):
母亲涉及:
1、 备孕
2、 孕期、
3、 产后
婴童出生后涉及:
1、 婴儿期:出生到1周岁(包含出生后28天的新生儿期),
2、 幼儿期:1-3岁,
3、 学龄前期:3-7周岁,
4、 学龄期:7-青春期,
5、 青春期:13~14周岁到18~10周岁(男生),11~12周岁到17~18周岁(女生)
在不同阶段,由于胎儿以及婴童快速发育成长,有其明显的的阶段性需求,有些需求一旦过了某个时间节点就完全消失。
比如婴童的学步车,基本学会走路后就需求就基本没有了;比如婴儿婴儿背巾一般用在0-6个月,婴儿背带用在4-6个月,袋鼠式婴儿腰凳用在6-36个月。
这个企业带来了挑战:
1、 细分品类特别细,有些是服务型的,有些是实物型的。
2、 某些产品的适配人群时间窄,如果产品只适配3个月,相当于在中国大陆极限潜在购买用户约250万
3、 某些产品消费量有限,导致品类天花板低,比如儿童座椅,中国大陆整个市场不到100亿
单品类企业在面临整个品类市场天花板时,除了走全球化一般主要就是进行品类扩展-一般成功概率更高的是原有产品的衍生/相关品类扩展。
从技术对产品影响来看,触点以及渠道越来越碎片化,不管是主动或者被动,全渠道成为企业的标配,没有能力进行数字化的行业企业很难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到2021年底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64.72,按照国家规划,2050年计划达到71.2%,也就意味着中国的城镇化高速增长时期已经结束,将由中后期阶段向后期阶段迈进,即低速、成熟、稳定的发展时期。在此期间,从宏观来看,商业地产已经很难产生持续的流量,反倒会因为商业地产的增加产生流量稀释或类似零和博弈,从而导致实体门店流量的下降。而中国年轻人口比例逐步下降,有消费力的人口下降,结合地产扩张进一步加剧了实体渠道流量碎片化。
线上渠道流量已经见顶,国内大规模增量红利渠道不在。随着技术的进步,消费者越来越习惯通过线上了解获取母婴童知识,并通过线上购买,这进一步稀释了线下渠道的流量。但线上母婴童交易增长同样也面临瓶颈,从2022年双11几个主流平台不再公布gmv或称称交易规模与去年持平就可以看出这种趋势。
部分企业内部整合能力不足,不同的渠道的商品、运营完全进行独立管理,这种独立运营又加剧了商品库存资源剧碎片化;与此同时,这种独立运营又会进一步加深企业在各渠道内耗(如价格),影响企业品牌形象与消费者体验。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产品和服务的不一致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比较大的麻烦。比如好丽友因为产品成分网传“配料双标”带来风波;耐克因曾经在产品上搞双重标准被北京市工商局罚款487万,截止到2023财年第一财季,营收以及连续下滑4个极端。
最后,随着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越来越难分辨单纯的线上业务或者是单纯的线下业务。比如一个门店,通过抖音直播进行推广,交易,然后通过线下门店和仓库进行配发,这已经无法分清是单独的线上业务还是线下业务, 这是典型的全渠道融合的场景。
正是这种技术的进步导致可交易的场景高度碎片化、去中心化,企业必须全渠道运营以获取更多收入,因此全渠道成为企业标配。
新生人口负增长、阶段性消费特征、疫情的影响、技术的进步都给母婴童企业带来不小的挑战。另外,部分企业沿用效能、效率较低的商业模式:
渠道控制力弱、消费者触达差的浅度分销模式
一年2/4季的期货订货模式,供应链快反能力弱
线上、线下商品,渠道,零售运营各自为政,导致品牌割裂,内耗严重,整体运营效能无法
企业的经营很大概率就会出现问题,比如存货周转高、库存售罄率差、经销商卖不掉或或者设法退货给品牌商,营收下滑,营利能力弱或者陷入亏损…
比升注意到,行业中的企业越来越依赖数字化结合业务变革,来应对后疫情时代的各种不确定性,实现企业效能和效率的提升。
在笔者服务过的母婴童企业客户中,有从单品类逐步向多品类发展的企业;有从原来传统渠道分销,走向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 dtc模式的企业;有从依赖单一线上平台 单品类的新锐品牌,走向线上线下多平台、全渠道、多品类、多业态运营的企业。不管是哪一种,其底层的逻辑是,夯实企业基础,做强基本功,稳扎稳打,构建起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在这个开放的世界(新冠放开),只有真正体质比较强的企业才有足够的竞争力,目测大概率会有一批企业挺不过这个寒冬,而活下来的企业会很好的消化这些养分,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