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离不开大城市,还是大城市更离不开企业? -凯发官网首页
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企业是城市的血脉,城市是企业的身躯。
没有城市作为依托和支持,企业发展难言便捷;没有企业的支撑,城市发展步履维艰。
大城市更是如此,看似这样的城市企业繁多,少了谁都无所谓,但实际上正是对企业的扶植和平台性强,所以才留下众多企业,有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才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口,有了越来越多的人口,一座城市才会越来越繁荣,这是相辅相成的。
为什么深圳当年能够吸引那么多的创微企业蜂拥而至,因为那时的深圳几乎是来者不拒,只要你有想法有动力有决心,这座城市就容得下你的发展,而不会因为企业小或者想法与众不同被归为异类。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草根企业家成长为著名企业家,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看似想法天马行空老板以及白手起家的公司成为业内佼佼者。
不论大中小城市,也不论大中小企业,全都是相依为命的。越是好的企业越喜欢去发达城市发展,因为这里机会更多、人才更多、曝光度高。而有些小企业因为成本原因而选择中小城市,这是无奈也是缓兵之计。但对于吸引不来大企业的城市而言,能有更多中小企业,乃至创微企业是好的。
城市要有企业才能有税收,有税收才能把城市建设的更好,城市更好才会吸引更多人才,人才多了就更需要增加企业,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没有企业,城市就会没钱没人才。同理,没有城市做依托,企业也缺乏竞争力。所以为什么很多县区企业做大之后都要把总部设在市区,这既是业务需要,也是资源需求。
问题首先明确定位了大城市,企业的规模虽然没有明确,但还是能看出其是企业和大城市发展的相互依存度关系的问题。企业和大城市、大企业和大城市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他们越紧密,相互发展促进的作用就越明显,但是由于行业和所需资源不同,还是要辩证的来看。
案例论证万达集团起步于大连,但早年为了发展将总部搬迁至北京,因为北京作为首都更适合万达集团全国乃至全球业务的布局。
一汽大众总部在长春,本身就是配套齐全的汽车城,但其核心的合资企业道依茨发动机生产线却设在大连,因为大连的港口优势和比较好的汽车产业政策。
青岛啤酒总部在青岛,但因为其国内业务发展,在很多地方收购或者设立了啤酒分厂,用于当地消费生产配套。
黑龙江大庆和山西榆林都不是大城市,但却是中国最大石油生产基地和最大煤炭集团神华集团的总部,也是核心生产企业的所在地。
恒力石化核心投资也放在了东北辽宁的长兴岛,因为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政策使然。
全国很多做电子商务的企业,运营中心多设在本地,其营销中心或者注册地点却在杭州。
永辉超市、苏宁易购总部一个在福州、一个在南京,但全国各地都有其物流配送中心和分店,其早期的全国布局都是从大城市和一线城市开始的。企业特点服务型和零售企业:万达集团、互联网公司、永辉和苏宁都是服务型企业和零售企业,他们在和大城市的关系是很明确的,大城市能给这类型的企业带来庞大的人口基数、完善的扶持政策、良好的城市基础、以及前瞻性行业信息,高素质的员工团队。
一汽大众和青岛啤酒都是工业制造业,不过一个是在汽车领域,一个是在消费者领域。它们在发展过程中,考虑的是产业配套、物流便利和消费辐射。
能源型企业都是基于能源产地的辐射能力,包括上下游产业链和产品的深加工和运输能力。这些往往不在大城市。企业和大城市关系企业的性质决定与大城市的依存关系:能源型企业往往在能源所在地,大型制造型企业因为成本,往往会将生产线放在二三线或者三四线城市,也或者大城市周边的卫星城市,而将研发中心或者营销中心放在大城市,例如微软中国、通用汽车研发中心就分别在北京和上海。
大城市工业门类结构决定与企业的依存关系:大城市都有其特色,北京是文化中心、上海是经济中心、深圳是创新中心等等。它们的产业有不同的优势,有些行业及其完善,有些发展方兴未艾,这些也都影响企业的发展规划,因此并不是所有企业都与大城市能完全交集。总之,大城市的发展必须有大企业和大产业链来支撑,这是大城市发展的基础,而其优秀的资源也是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这些也是服务型企业发展的首选地。不同类型的企业与大城市的关系也有强弱关系,这都是其性质决定的。但其也不是绝对的,这也和区域城市群、发展布局配套、工业历史、新物种新兴行业有关,如宝钢在上海、北京有首钢、鞍钢在鞍山、广东有大亚湾核电站、合肥却有三只松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