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杭州某中学智慧校园项目,可直接捕捉学生上课表情? -凯发官网首页
在学校看来,这是教育教学创新,把人工智能、大数据用于课堂教学,但其实这是对技术的滥用,不但侵犯学生的隐私,还影响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是反教育的行为。我反对这种所谓的教育创新。当地教育部门必须叫停这种做法,而且,要追究学校以创新为名侵犯学生权利的责任。
先进的技术,是可以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但是,任何技术的使用,都必须服务于育人这个目的。而目前这一“黑技术”的使用,却并非服务于育人,而是服务于课堂纪律管理,对学生表情、行动的监控。在这种监控之下,学生毫无隐私可言,而且,很容易形成表演性人格。事实上,当学生不自主、不自由时,监控得到的表情、行为也已经是表演的,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状态,比如,老师讲课索然无味,学生的装成很高兴、快乐的样子。这不是真正的快乐学习。未来,如果监控分析的结果,还用来评价教师的上课情况,那教师必然要求所有学生都得带着快乐表情上完整堂课。
值得注意的是,该校校领导是把这作为教育创新成果向社会展示的,得意于有多个监控对准学生,对学生的表情、行为进行是高兴、快乐,还是愤怒等的分析、判断,让学生不再开小差。这表明,学校不尊重学生的个性、隐私、人格,到了怎样的地步。近年来,我国各地都有一些学校创新管理办法,但这些管理办法,被舆论质疑为变态校规。而学校这些所谓的管理创新、教学创新,是把灌输教育,推向一个新层次,本质是把学生变为听话的学习工具,而不是有血有肉的鲜活个体。在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可以辅助老师教学,但教学互动还得由老师和学生自主完成。
现代的教育,不是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而是有无先进的教育理念,有无现代的教育管理制度。我国学校要回归教育,真正实现教育家办学,先进的技术才能服务于育人的目的。
观点:
以我班主任坐班的经验,这样的高科技只能说管的住人,管不住心,当学生管理无限趋于精细,像网一样无处不在,便会形成一种压力,这种压力就像压在弹簧上一样,将会面对巨大的反弹。高科技应用应该以人为本,辅助学习,只考虑科技,不考虑人性,注定面临失败。
分析:1无视学生自觉性培育,注定会产生更大的问题
无论是传统的贴班坐班管理和高科技监控,都是无视学生自觉性的培育。就像孩子小的时候,有“学步器”辅助学生走路,但孩子大了就要慢慢放弃。学生自觉也应该前期家庭学校帮忙养成,后期学生渐渐自己适应。
现在这种高科技推广,开始应该有一定作用,但孩子自觉性没有培育起来,难道要一辈子接受监控督促?这不是和人一辈子用学步器辅助走路一样可笑?更何况无所不在的监控,必然会让学生极为反感,压制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不少问题。
2高科技应用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注意力
高科技很实用,但运用的方向就错了,应该从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角度入手,让学习的内容活起来入手。想想下:学语文时与李白斗酒吟诗,与外国人英语喝茶聊天,进入生物细胞世界探秘,游览各国地理风貌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事?这样不是比无处不在监控吸引学生注意力好多了?
(新兴的vr体验式学习,让学生身临其境)
3高科技需要从人性考虑,辅助学生和老师检测上课情况
人的注意力和专注力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因此,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学习的时间逐渐变长。期望学生全堂注意集中也不现实,所以全程监控根本没用。老师和好学生都是集中专注上课前几十分钟。
高科技可以用来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比如上课老师讲解每个知识点后,学生平板及时接受老师发送的练习题,完成不好及时标记,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能清晰了解自己学习情况,老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
佩弦教育:高科技的使用必须要以人为本,辅助人类的学习工作。而不是反过来本末倒置,那结果必然是失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