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指导部门(创业指导中心) -凯发官网首页
创业指导中心
山西青年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是共青团山西省委直属事业单位。
2008年创建 太原青创是共青团太原市委所属的以社会公益性服务为主的人力资源综合性服务机构,创建于1999年5月。
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一、积极拓展政策性岗位
1.用足用好稳就业政策。各地教育部门要配合和会同相关部门,推动稳就业政策向高校毕业生重点倾斜,落实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今明两年空缺岗位主要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等政策,统筹协调好招录工作安排,力争在2021年6月底以前完成全部政策性岗位招录工作。
2.积极拓宽基层就业渠道。各地各高校要会同有关部门,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乡村建设行动,做好“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组织招录工作,落实好学费补偿代偿、升学优惠等政策。各地教育部门要协调相关部门,尽可能扩大地方性基层就业项目规模。鼓励采用市场化社会化办法,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引导毕业生围绕城乡基层社区各类服务需求就业创业。
3.深入推进大学生征兵工作。各地各高校要配合兵役机关落实“两征两退”改革新要求,实施一年两次大学生征集工作,分别安排在2—3月、8—9月,预征工作提前2个月进行,第一批重点动员征集高校毕业生。强化军地协同,按照新的时间节点,制定本地本校大学生征兵工作方案。实施更大力度激励政策,2021年起“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由目前5000人逐步扩大至8000人,2022年起普通专升本可免试招录退役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专科)毕业生。加强征兵动员,重点宣传新激励政策和新体检标准,提高大学生征集规模特别是毕业生征集比例。
4.扩大科研助理招录规模。各地各高校要落实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相关文件要求,把开发科研助理岗位作为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增强科研助理岗位吸引力,落实社会保险、户口档案等相关政策,合理确定薪酬标准。各高校要对院系及科研团队招录科研助理给予经费、政策等支持。科研助理岗位及实聘人数作为“双一流”建设监测指标,纳入安排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名额的重要参考因素。
5.促进各类升学与就业工作有序衔接。各地各高校要统筹安排好各类升学考试时间,硕士研究生招录工作在2021年5月底前完成,普通专升本和第二学士学位招录工作在2021年6月底前完成。高校招生、教务部门要共同组织实施好第二学士学位政策宣传、招录计划、考试录取等工作。
6.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抓好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落地工作,各省级教育部门要协调和配合有关部门,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为限制性条件,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氛围。各地各高校要建立用人单位招聘黑名单制度,将经认定存在就业歧视、欺诈等问题的用人单位纳入黑名单,定期向毕业生发布警示提醒信息。
二、积极拓展市场化岗位
7.建立就业岗位拓展新机制。成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广泛汇聚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创业资源。组织举办重点省份、重点城市、重点行业、中小微企业等就业创业供需对接系列活动。各地各高校要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和招聘机构,多种方式拓宽岗位信息来源。鼓励举办区域性、行业性、联盟性招聘活动。
8.拓展新兴领域就业空间。各地各高校要挖掘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中的就业机会,引导毕业生发挥智力优势,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创业。鼓励毕业生到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多元化多渠道就业。配合有关部门完善社会保障和灵活就业支持政策。
9.持续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双创”支持力度,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继续举办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专项活动”,发挥创业孵化基地作用,推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成长发展、落地见效,带动更多毕业生实现就业。
10.推进就业实习见习。建立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信息平台,汇集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岗位信息。各地各高校要将实习作为促就业的重要渠道,加快完善就业实习管理制度,深化校企校地合作,建设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开发更多就业实习岗位,推动更多毕业生通过实习实现就业。配合有关部门实施好“三年百万青年见习计划”,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推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参与就业见习。
三、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11.强化就业育人实效。各地各高校要把毕业生就业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不断健全“就业思政”工作体系。开展以“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为核心的就业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政策形势讲座、榜样示范引领等形式,引导毕业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主动投身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
12.加强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组织开展“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活动月”等活动。举办“互联网 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建立“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库”,打造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名师金课”。各地各高校要针对不同年级开展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活动,提供职业发展咨询和就业心理咨询服务,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理性的就业心态。
13.建设高质量就业服务平台。加强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优化完善“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建设“24365高校毕业生智慧就业平台”,构建部、省、校联通共享的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组织高校就业工作人员、毕业班辅导员和毕业生注册使用。各地各高校要共同参与实施“24365岗位精选计划”,精确采集岗位要求和求职意向,向高校毕业生精准推送岗位信息。优化完善本地本校网上就业服务,提升人岗匹配精准度和实效性。
14.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援助。实施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少数民族、残疾等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开展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培训。各地各高校要建立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台账,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要求重点帮扶,帮助有就业意愿的贫困生尽快就业。继续实施全国高校与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帮一”行动,拓展合作内涵,推进“一帮一”行动纵深发展。
四、完善就业统计评价
15.健全毕业生就业统计机制。推广使用“全国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与毕业去向登记平台”,实现部、省、校三级就业数据实时同步共享。有条件的地方和高校可探索推行毕业生本人直接填报、学校逐级审核、省级核查的就业统计方式。完善签约进展情况周报和就业情况月报机制。继续开展毕业生就业状况布点监测工作。委托国家统计局开展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从2020年起,在各类督查、考核等工作中,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提供本地区高校初次就业率数据。
16.健全就业统计核查机制。严格执行就业工作“四不准”规定,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确保就业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建立就业数据倒查机制,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就业数据抽查。建立部、省两级就业统计举报机制,统一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凡实名举报者,须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调查并回复当事人。
17.推进就业工作综合评价。各地各高校要改革就业评价机制,建立分层分类就业评价指标体系。将推送毕业生到西部、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和重点领域就业情况作为高校就业工作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制度,更好发挥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对高校招生、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反馈作用。持续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大规模跟踪调查。
五、加强领导和组织保障
18.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各地各高校要将就业工作列入各级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各高校要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和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形成全员抓就业、促就业的工作格局。推动建立教育部门、高校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机制,促进公共就业政策和服务资源更多惠及高校毕业生。
19.强化就业工作督促检查。建立重点督查机制,教育部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党中央重大教育决策部署督察、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学科专业评估、高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等重要内容。适时对各地各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各地各高校要建立健全就业工作督查、通报、约谈、问责机制。
20.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保障,严格落实就业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要求,按照有关规定配齐配强校级专职就业工作人员。定期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提升专业化素质。鼓励高校院系专设就业辅导员,建立健全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各地要将高校落实“四到位”要求及就业工作队伍建设情况纳入就业进展情况督查重要内容。
21.选树推广就业创业工作典型。发挥就业创业工作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注重发掘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典型,开展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并以多种形式总结推广先进经验。鼓励各地各高校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培育选树促就业创业典型经验,组织遴选一批优秀案例和优秀成果。
22.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就业服务工作。各地各高校要根据本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制订就业工作应对疫情预案,做到科学有效防控、安全有序招聘。各高校要根据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创造条件支持毕业生参加实习、面试和用人单位进校开展宣讲、招聘活动。
23.做好就业总结宣传工作。完善就业宣传引导机制,开展“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榜样短视频展播”等系列活动,大力宣传国家和各地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营造全社会支持就业的良好舆论氛围。各地各高校要用好各类媒体渠道,宣传推广促就业的好做法好经验。
创业指导中心是干嘛的
石家庄创业孵化基地入住条件,
(一)运营机构或者管理单位应当为依法注册、合法经营的企、事业法人单位,在其运营的创业孵化载体内有固定办公场地,并配备三名以上专职从事创业服务工作的管理人员;
(二)场地及设施能够满足孵化创业实体的要求,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
(三)场地产权清晰或者租赁备案手续完备,且入驻的创业实体可在房屋租赁部门办理租赁备案手续;场地作为孵化载体用途使用(租用)剩余期限不少于3年,在使用期内不得变更或者变相改变用途;
(四)入驻创业实体不少于30家;
(五)具备通讯、网络等办公条件,设置会议场地、商务洽谈、创业培训等公共服务功能区,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
(六)日常管理服务等规章制度健全,具备为入驻创业实体提供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风险考核、项目推介、融资支持、跟踪扶持等创业服务的能力。
申请材料:
1、创业实体入驻申请表;
2、申请入驻实体的创业规划书;
3、创业实体入驻协议;
4、入驻实体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明复印件;
5、入驻实体法人身份证、学历证明复印件(加盖企业公章);
6、入驻实体吸纳人员花名册及劳动合同或见习合同(加盖企业公章);
7、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入驻实体数据月统计表(加盖企业公章);
8、入驻实体每年纳税证明材料。
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已于近日分别在学校网站发布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作为中国最负盛名的学府,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多少年来被莘莘学子期盼和向往。
那么,在经过大学教育的洗礼之后,这些备受关注和期待的清华、北大毕业生又都去了哪儿?从两所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分别发布的《清华大学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和《北京大学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可以略窥一二。
总体就业情况就业率均超97% 北大博士最低2013年,清华大学毕业生共6644人,总体就业率为98.5%,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8.1%,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8.7%,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9.1%;北京大学毕业生(含医学部)共9071人,总体就业率为97.44%,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7.37%,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7.88%,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6.49%。
两所高校就业率计算方法相同,均指深造和就业毕业生数量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其中,深造包含国内升学和出国(境)留学,就业包含签订三方协议和灵活就业,灵活就业指的是不签署三方协议直接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就业,以及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
2013年被誉为“史上最难就业年”,《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仅为26%,本科毕业生35%,均比2012届同期低10个百分点以上。清华北大在这样的一年中仍然保持着高就业率,彰显出它们作为老牌名校难以撼动的地位。
学科就业情况人文社科学生就业率最高超99%从分学科就业情况来看,清华工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8.6%,理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5.7%,文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9%。工科和文科毕业生更趋向于毕业生后直接就业,就业比例分别为47.7%和67.9%;理科毕业生则更多选择继续深造,比例为61.1%。北大的情况与清华类似,理学类本科毕业生为96.19%,工科类本科毕业生达99.04%,人文类本科毕业生达到99.34%,社科类本科毕业生则达到99.58%。
本科生情况过半本科生深造近三成留学而从分学历和分学科情况来看,毕业生的走向又存在较大差异。2013年,清华大学本科国内升学比例为54.4%,出国(境)留学比例为 27.3%,合计81.7%;北京大学本科国内升学比例为40.1%,出国(境)留学比例为28.9%,合计69.0%。
从中可以看出,两所高校均有超过 半数的本科毕业生并不是直接工作,而是选择了继续深造,其中又以理工科毕业生居多。这样的绝对高比例,想来其实并不意外。
主观来说,无论从增强自身竞争力,还是暂时躲避残酷就业现实的考虑出发,继续深造都是极佳的选择。客观来看,一方面,医学等不少学科对继续深造的确有所需求,另一方面,清华北大本科毕业证书为国内外深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便利,国内深造和海外留学都更容易成功。相比之下,已获取更高学历的硕士、博士毕业生大多选择参加工作,比例均在8成左右。
工作去了什么单位?北大仅2.78%去民营企业在不少人看来,进了清华北大,就等于给就业上了一把保险锁——大企业、稳定、高收入、高地位,这些都不是梦想。
那么事实上,2013年的清华北大毕业生都与哪些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呢?从数据来看,清华大学签三方就业的单位以企业单位为主,达到62.7%,其中,国有企业就占据了43.8%,远超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总和。
这其中,国家电网公司80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46人、中国建筑总公司41人位居就业榜前三。并且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在清华大学就业榜排名前二十的单位,无一例外都是央企或者大型国企。
紧随国企之外,排在清华就业去向第二位的是高校及科研等事业单位,比例为24.5%。与此相比,北京大学的情况略有不同,签约比例最高的是高等教育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比例分别为38.61%和31.76%,最低的是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比例分别为2.12%和2.78%。
工作城市都在哪?清华近一成毕业生来广东隔路相对的清华和北大,均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几年来习惯于在首都学习的清华北大学子们,毕业之后大多也都选择了留在北京,北京大学毕业生的北京就业比例更是高达65.63%!
从就业省份分布来看,除了北京,当属广东和上海的比例居高。清华大学广东就业所占比例为9.8%,上海占比6.9%,北京大学在这两地的就业比 例则分别为3.84%和2.29%。从大区域的就业比例来看,经济更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占据明显优势,而只有大约15%的毕业生选择去中部和西部工作。
从中能够发现,清华北大毕业生们,内心更加青睐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
留学情况怎么样?
偏爱美国比例在持续下降据《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自2008年开始,我国出国留学生人数保持在20%左右的年增长速度,2011年达到史上最大规模,人数达33.97万人。
从2013年北大、清华的就业生报告来看,选择出国(境)深造的毕业生更加偏爱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美国高校。
2013年清华毕业生出 国(境)深造比例为17.5%,首选地区为美国,占71.8%,其次为英国、中国香港、德国、日本、加拿大。出国(境)深造的毕业生中,超六成在世界排名 前50位大学留学。
北大的情况与清华基本类似,3119名本科毕业生中有901人选择出国留学,硕士4242名毕业生中有280人出国,博士1710名毕 业生中有131人出国。
据清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熊义志教授介绍,清华学生毕业后出国留学的比例近年来持续下降,其中研究生下降最明显,已从2007年高峰时的15.2%降至2013年的8.35%。
工作地点备注:从就业地域来看,2013年清华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的三个省份是北京、广东和上海,所占比例分别为53.7%、9.8%和6.9%。毕业生到东部地区就业的比例为83.5%,到中部地区就业比例为6.2%,西部地区就业比例为10.3%。
分学历层次来看,本科生主要就业省份为北京 (30.7%)、广东(19.0%)和上海(10.6%);东部地区就业比例为75.1%,中部地区就业比例为9.5%,西部地区就业比例为15.3%。
河南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申报:
申请求职创业补贴的高校毕业生(以下简称申请人)通过所在高校进行统一申报,申报包括收集材料、填报信息、公示、初审、复审等必要环节
二、审核:
市人力社保局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
三、发放:
市人力社保局向市财政局提交用款申请及审核通过的补贴发放人员信息(含纸质和电子版人员信息明细表),市财政局依据政策规定安排资金并办理资金支付,将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申请人的个人账户。
山东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大赛项目和组织形式
(一)大赛项目。本届创业大赛共分 4 组,包括:科技创新组、乡村振兴组、互联网组、社会企业组。
(二)组织形式。大赛为综合性赛事,分为各赛区报名、初赛、半决赛、决赛四个阶段。初赛采用在线评审方式举行,半决赛采用网络路演方式举行,决赛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举行。本赛事同时承担中国青年创新创业交流营暨第八届“创青春” 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选拔赛工作。
1.科技创新专项。重点关注“十四五”规划明确鼓励发展的重点方向,特别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领域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项目。
2.乡村振兴专项。重点关注先进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及销售、农业社会化服务、乡村旅游等领域相关产业,尤其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模式成熟的项 目。
3.互联网专项。重点关注移动互联网、互联网设备、共享经济、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相关产业,以及运用互联网手段改造发展传统产业的项目。
4.社会企业专项。重点关注在教科文卫体、生态环境、扶贫济困、社区发展、慈善金融等领域,能够运用商业化手段规模化、系统化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企业。
厦门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不错,我同学有去厦门大学的,厦大是国内一流大学,不过在当地名气大很多,在外地就一般了,比不上中山大学有名气,法学系不知道怎么样,但是法律以后就业没问题,也可以开公司,前景稳定,但不一定无量,喜欢稳重发展的建议读,喜欢创业求大发展的建议读技术类得,比如软件
黑龙江省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黑龙江省并没有取消十四天的隔离。而且黑龙江省也没有那些城市取消和不需要做核酸检测的。目前全国防疫新冠病毒的工作和形势还是不容乐观的。有的省份和城市还有疫情的发生。黑龙江省虽然暂时没有大的疫情出现,但是防疫工作不能松懈。还要提高警惕。
株洲市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微信扫码关注株洲公安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微热点】→【无犯罪记录证明】,登记并认证账号,按要求填写及上传相关资料即可。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工作部署,湖南公安进一步规范服务,2020年7月起,无犯罪记录证明可网上全流程办理,让群众办事更方便、创业更顺畅。
一、申领步骤
1、申领人通过96111便民服务桥提出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申请;
2、无智能手机人员、18岁以下申请人或原长沙户籍人员申请出具证明的,由户籍地派出所负责受理,市局在96111便民服务桥为全市各派出所开通了代办功能;
3、有犯罪记录的,出具《不予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回执》;无犯罪记录的,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并寄递到指定地点,结果推送户籍地社区民警。
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1.高校毕业生身份证、毕业证证明
2.高校毕业生所在家庭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证明,即:民政部门发放的低保证、领取低保的存折(当年入账);获得国家助学贷款高校毕业生的贷款合同;身体有残疾的高校毕业生的残疾证;贫困残疾人家庭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家庭成员残疾证、户口;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高校毕业生需提供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证或扶贫手册;特困人员中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
3.由学校出具的所有申请补贴毕业生的补贴名单公示
4.《xxxx高校求职创业补贴审批资金汇总表》、《**年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人员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