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创业者(商人创业者的故事) -凯发官网首页
商人创业者的故事
钟睒睒从小就生活不顺,但是他并没有气馁,不甘于平凡便为他南下打拼埋下伏笔,直到后来创办农夫山泉品牌,成为亚洲首富,他的创业历程不可谓不精彩。
钟睒睒1954年出生于杭州,上小学5年级的时候,正处文革时期,父母因被打成右派从杭州下放回老家绍兴诸暨,钟睒睒也因此被迫辍学。从60年代末到1977年,钟睒睒做过泥匠、瓦匠、木匠,辗转于绍兴附近的各个大城小镇,到了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干了十几年苦工的钟睒睒决定和妹妹一起参加高考,为了心中的大学梦,自己努力了两年,但每次都与分数线相差20分左右。
高考落榜,但钟睒睒还是相信机遇改变命运,文革结束后,家人遭平反,一家人迁回了杭州,几经周转,钟睒睒去了《浙江日报》农村部当记者,一干就是5年,在这里见证了大批乡镇企业的发展。
记者出身的钟睒睒就野心勃勃地想创办中国第一份私营报纸,取名为《太平洋邮报》,意为临南海而怀大洋。但那是私营报纸还是被严令禁止的,即便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所以也就没有办成。在此之后,钟睒睒摆过摊、卖过窗帘,恢复了他早年“辗转”的日子,直到1991年,同是浙江商人的宗庆后兼并了杭州罐头食品厂,创办娃哈哈集团,而钟睒睒成为了娃哈哈口服液广西和海南两地的总代理商,这也为他后面创办农夫山泉埋下了伏笔。
2002年开始,“农夫山泉”瓶装水连续五年列同类产品市场销量第一位。10年后,农夫山泉系列产品销售首次突破百亿,并在包装饮用水的市场份额首次反超娃哈哈。2012年至2019年间,农夫山泉连续八年保持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占有率第一。收益增速超可口可乐,在全球所有收入超过十亿美元的已上市软饮料企业中,排名第一!
农夫山泉夺取全球第一后,开始进军新的领域,推出了农夫果园、尖叫、水溶c100、维他命水、茶π、东方树叶等新产品,并先后有了1.2万亩脐橙种植基地,40多万株橙树,4000亩苹果,还拥有12个生产基地,144条包装饮用水及饮料生产线、七条鲜果榨汁线及三条鲜果生产线!成为较大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集团。
等到2001年,农夫山泉市场占有率达到全国第一。卖水的毛利率高到吓人,居然有55.4%,钟睒睒一年就能赚五十亿。2001年,钟睒睒以1710万元收购万泰生物95%的股份。此后虽然长时间无所建树,但是,2020年4月,万泰生物冲击a股终于如愿,市值暴涨30多倍,从28亿元左右上升到接近900亿元,钟睒睒手上的股份,价值高达800多亿元……
钟睒睒的成功之路上最不缺的就是磨砺,他能在最穷的时候账户上没有一分钱,做到现在资产要分户存,靠的是不屈的精神,瞅准抓住机遇一步步走向成功。
创业人物故事
20岁的马云历经三次高考跌跌撞撞进入杭州师范学院本科。成绩很一般,但马云的成功与学习成绩没有多大关系,能够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第一个吃螃蟹,除了前往国外的机遇,最重要的是,马云对认定的事情,具备说做就做的执行力。
1993年,马云在美国就意识到,互联网是一座金矿,开始设想回国建立一个公司,专门做互联网。马云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全世界发布。
他立即决定和西雅图的朋友合作,一个全球首创的b2b电子商务模式,就这样开始有了创意。并起名中国黄页(china page)。
从一贫如洗到身价2700亿,马云两次最经典的创业经历
一个商人的故事
一枚钉子中的商人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这故事告诉人们,凡事欲速则不达。凡事都要讲究循序渐进。有了量变的积累才会有质变的产生,不可急于求成,如果做事一味追求速度,结果反而会离目标更远。如果只想着要快速完成某件事,其只会大失所望。
商界传奇人物创业故事
张忠谋,他年过半百的时候,是一个打工仔,56岁的时候开始创业,在70岁的时候迎娶了自己的女秘书,创下了一个市值超过万亿元的公司,成为商界企业家的传奇。
后来张忠谋在87岁的时候退居幕后,妻子就回家全心全意照顾他的晚年生活。如今的台积电公司,市值超过万亿元,已然成为了全球半导体行业中的领军者。
商人创业者的故事简短
马云在求学时代确实是个顽童,从小喜欢替朋友出头打架,成绩让老师很头痛。连马云也曾笑言自己小学考重点中学,考了三次没有考上,大学也是考了三次才最终如愿。
不过,多年后能在世界各地演讲时用英文侃侃而谈的马云,却在12岁时就自觉地开始打英语基础。1979年刚改革开放那阵儿,到杭州旅游的外国人多起来,马云一有机会就在西湖边逮着人家开练。这对他日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马云在杭州师范学院,马云当选为学生会主席
在杭州师范学院,马云当选为学生会主席,后来又成为杭州市学联主席。
马云从老师到创业者的转变
1988年,马云去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外语,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当时工资大约每月110元。不甘寂寞的他找了不少兼职,并利用课余时间为到杭州观光的外国游客担任导游。西湖边的第一个英语角就是马云发起的。
1992年,马云和朋友一起成立了杭州最早的专业翻译社“海博翻译社”,课余四处活动接翻译业务。当时经营挺艰难,一个月的营业额是200多块钱人民币,可光是房租就要700元。第一年实在不行了,马云就背着口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卖礼品、包鲜花,用这些钱养了翻译社3年,才开始收支平衡。马云后来说:“我一直的理念,就是真正想赚钱的人必须把钱看轻,如果你脑子里老是钱的话,一定不可能赚钱的。”
到1995年,钱没赚多少的马云,却凭超强的活动能力为自己带来了不小的名气。一家和美商合作承包建设项目的中国公司,聘马云为翻译到美国收账。
接下来的一切就像好莱坞影片中的情节一样:美国商人想赖账,掏出一把枪将马云禁闭在房间中长达两天。马云在惊恐不安中被释放,又丢失了随身行李,只得在拉斯维加斯的赌场挣了600美元回国。
马云第一次接触互联网
回国之前马云去西雅图看了一个朋友,在此马云第一次接触了互联网。西班牙《国家报》生动地描述了马云当时的心情——“我甚至害怕触摸电脑的按键。我当时想:谁知道这玩艺儿多少钱呢?我要是把它弄坏了就赔了。”
对马云有触动的是,他好奇地对朋友说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单词“啤酒”,结果只找到了美国和德国的品牌。当时他就想应该利用互联网帮助中国的公司为世界所熟悉。
就这样,作为“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之一的马云辞了职,借了2000美元,1995年4月开办了“中国黄页”,这是中国第一批网络公司之一。1997年底,马云和他的团队在北京开发了外经贸部官方站点、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府站点。不过由于许多原因,马云于1999年初决定放弃这些在北京的生意,他拒绝了雅虎、新浪的高薪邀请,决定回到杭州创办一家能为全世界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站点。
马云与18位“创业罗汉”共患难共创业
18位“创业罗汉”共患难共创业
“从我外婆到我儿子,他们都会读阿里巴巴”。于是,马云从别人手里买下了阿里巴巴这个域名。阿里巴巴的成立大会被安排在马云家里——当然,此时谁也不会想到,几年之后,他们居然能一口吃下声名赫赫的雅虎中国。
18位“创业罗汉”在“不向亲戚朋友借钱”的前提下,筹了50万元本钱。这其中包括马云的妻子、当老师时的同事和学生、患难朋友,当然还有被他的人格魅力吸引来的业界精英,如阿里巴巴首席财务官蔡崇信,当初抛下一家投资公司年薪75万美元的副总裁职位,来领马云几百元的薪水。
马云下了死命令,每个员工必须把房子租在离他家五分钟可以到达的路程之内。那时候的工作是不分日夜的,而大家最开心的时候,就是马云亲自为大家下厨,端上一桌好菜。
马云六分钟说服投资基金软银
其后的6年,阿里巴巴的故事尽人皆知——马云6分钟说服投资基金软银,拿到第一笔风险投资。其后,各路投资纷纷进入。其股东不乏国际大财团的身影:高盛,富达,软银,前wto组织主席彼德·苏德兰也位列董事会成员中。现在,数以百万计的全球商人在阿里巴巴上交换信息。此外,马云和投资者还在2003年7月推出为消费者服务的淘宝网,2004年推出网络交易支付工具“支付宝”。
创业人士的故事
从伊利辞职后,牛根生创建了蒙牛,伊利要求自己的经销商绝对不能经销蒙牛的产品,否则就取消经销权。牛根生选择了忍,然后艰难地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经销网络。
1999年5月1日,蒙牛在呼和浩特市的40多块广告牌一夜之间全被砸毁。后来一个认识的同行给牛根生打电话说:“是我砸的,没办法,我要不砸就会被开除回家。”这时,牛根生还是选择了忍,不再追究,也不去争辩是与非,而是专注于自己的产品开发和销售。他这招以退为进,是极大的智慧。
1999年,在面对竞争对手的封杀下,牛根生制定了“收奶三不干”政策:凡是伊利等大企业有奶站的地方蒙牛不干;凡是非奶站的牛奶,蒙牛不收;凡是与伊利收购标准、价格不一致的事,蒙牛不干。
牛根生坦言:“打不换手,骂不还是为了将来不挨打不挨骂。”